2016年, 第30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06-15
  

  • 全选
    |
    本期关注:医疗联合体
  • 刘岩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婷婷, 林琳, 夏令国, 王道峰, 张美华, 张承, 刘慧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1985年至今30余年国内关于医疗联合体的研究已发表近千篇研究文献。研究内容覆盖医联体的组建模式、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机制、合作平台、管理技术与运作成效等各个方面,组建目的都以实现医联体共同利益为目标,发挥大型核心医院的技术优势和引领作用,促进和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管理与服务升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但有关区域医联体研究方法多无创新,常用成熟分析技术对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寻找问题并继而提出对策建议;有关医联体信息安全、医保管理、文化融合、利益分配、成效评价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域医疗联合体责任、服务、利益一体化持续发展、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亟待探索。
  • 夏令国, 张美华, 孙乐, 王道峰, 林琳, 刘婷婷, 刘慧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10-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滕-山医联体”的构建模式是以三级甲等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为业务指导和技术输出机构,二级甲等山亭区人民医院为承上启下连结枢纽,协同6所乡镇卫生院共同组成上下互动、管理与诊疗协同发展的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该模式以体系链、业务链、服务链和利益链为内涵将医联体成员单位紧密链结在一起,其运作机制建设内容包括了协约管理、领导兼职、医生坐诊、基层首诊、三方互动、环境建设等6个方面。经实践检验证明该模式及其运作机制有效并具可持续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 王道峰, 夏令国, 林琳, 刘慧, 刘婷婷, 孙乐, 张美华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14-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实证研究评价“滕-山医疗联合体”创建运行3年多来的成效。[方法] 回顾性调研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的门诊人次数、住院人次数、诊疗业务收入,包括有记录可查的上、下转业务量。[结果] 2013-2015年,滕州市人民医院门诊量增幅为5.80%、5.08%和-4.04%,住院量增幅为5.30%、21.01%和0.42%;其中山亭上转贡献率门诊量年均增长水平平均为7.34%,住院量上转贡献率年均3.76%;山亭区人民医院门诊人次增长率年均为15.95%,住(出)院人数年均增长率为17.22%,滕州“下转”和乡镇卫生院“上转”对山亭区人民医院的门诊量、住院量、业务收入的贡献度合计为6.15%、13.36%和10.08%;6家乡镇卫生院出院人数同比增长分别为8.54%、19.56%、20.55%。[结论] “滕-山医疗联合体”创建运行3年多,医联体内的三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服务能力和综合效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 林琳, 刘慧, 夏令国, 张承, 刘婷婷, 王道峰, 张美华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18-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滕-山医疗联合体”的知晓情况,评估“滕-山医疗联合体”的社会效益。[方法] 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医联体成员单位周围居民人群中在所调查医疗机构接受过诊疗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滕-山医疗联合体”的认知和评价,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3名调查对象中,有242人(68.6%)表示知晓“滕-山医联体”,其中占76.4%的人是通过口碑传播途径知晓的;97.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医联体专家能满足自己的就诊要求,认为“滕-山医联体”运行后看病更加方便了的占91.3%;看病水平更高的占59.3%;医疗费用节省的占56.1%;看病时间节省了占79.2%。但仍有26.9%患者及家属表示即便患“感冒”等常见病也不会首选去乡镇卫生院,主要原因包括:镇卫生院可用药品太少不能满足治病需要(46.7%),医生诊疗能力不足(43.8%),辅助检查设备不足(75.6%)等。[结论] “滕-山医疗联合体”社会效益显著,口碑传播为最重要品牌扩散途径;目前急需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生诊疗能力、增加可用药品、提升辅助检查技术设备水平。
  • 夏令国, 刘婷婷, 刘慧, 张美华, 王道峰, 孙乐, 林琳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22-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滕-山医联体”为例,通过基础数据分析、关键人物访谈和专题座谈会等方式,发现了以医联体形式推进区域卫生协同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诸如双向转诊逆差、基层首诊能力弱、医保与基药政策困境、体制与机制、人事与文化等影响医联体建设与发展的10大问题,并针对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事管理、居民医保及基本药物等方面提出了建立统一“医联体文化”等对策建议。
  • 董蕾, 郝志梅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28-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医疗联合体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总结和归纳了各阶段政策实施的背景以及效果,分析了各个阶段存在问题,并针对当前医疗联合体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 卫生政策与改革
  • 张红培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3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协作医疗服务模式是建立分级诊疗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患者有序就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为更好地探索分级诊疗模式,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选择江苏省东海县作为试点,结合东海县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宜东海县的协作医疗服务模式。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县乡病人得到合理分流,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分工协作、双向转诊机制初步建立。
  • 邱英鹏, 于妺, 肖月, 史黎炜, 赵琨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36-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临床路径与支付方式改革对4家县级公立医院4种慢性疾病的患者住院服务及相关费用的影响。[方法] 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TIA)和脑出血4个病种试点前后诊疗信息及费用数据,分析诊疗行为变化。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ITS)分析干预措施对于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 临床路径对于4种慢性病诊疗行为有较好的规范作用,通过标准化操作路径的实施,减少了患者费用差异。[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对试点县级公立医院临床规范化管理及医疗质量改善有积极作用,对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有潜在效果。
  • 卫生资源
  • 牟燕, 刘岩, 孙春玲, 吴敏, 何有琴, 程艳敏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40-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11-2014年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为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基尼系数及集中指数对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与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在0.078至0.136之间,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在0.171至0.234之间,集中指数在0.005至0.144之间。[结论] 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卫生资源的地理分布公平性低于人口分布公平性,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公平性呈下降趋势,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向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集中的倾向,存在地区的不公平。
  • 卫生管理
  • 郭燕青, 张持晨, 郑晓, 郑建中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44-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SWOT分析发现,管理式医疗在中国发展的优势包括: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重视预防保健及慢性病的控制;问题包括:商业医保市场发展不完善、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机遇包括:医保需求在不断增加,各地进行了有益探索;挑战包括: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保险法律制约。提出了探索合理的付费方式、加强监督及审查、实现医保信息系统的对接等对策建议。
  • 杨子来, 袁景亮, 尹明杰, 信玉梅, 李萍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48-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国内医学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器的产生背景、应用现状,认为我国医学科技成果孵化器存在注入资金不足、制约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的因素较多等问题,提出创新医学科技孵化器模式、提高医学科研水平、提高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等完善建议。
  • 卫生信息
  • 胡春平, 陈阳, 金新政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51-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城市社区老年人使用信息技术服务的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老年人对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包括健康保健和通讯交流方面。[结论] 为了满足老年人在信息技术服务方面的需求,需要推进社区信息技术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服务支持。
  • 调查研究
  • 王鋆杰, 李宏, 葛玲, 常碧如, 李婷婷, 徐勇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54-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正确评价高考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测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自编人口学问卷、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5名高考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高考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自测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除自测社会健康外,高考学生的自测生理、心理健康和健康量表总分均低于一般人群;②将高考学生自我效能感分为高效能感组、中间组和低效能感组,不同效能感组在自测生理健康(F=7.092,P<0.01)、自测心理健康(F=10.914,P<0.01)、自测社会健康(F=7.632,P<0.01)和健康总分(F=14.283,P<0.01)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③高考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测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且自我效能感对高考生自测健康的解释率高达15%。[结论] 高考学生的自测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应加强关注;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地预测高考生自测健康水平。
  • 陈志宏, 秦桂秀, 郭玉丽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57-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医疗工作者职业倦怠的现状。[方法] 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问卷对18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利用SPSS 8.0做数据分析。[结果] 94.08%的被调查者表现出情绪衰竭的现象,有95.16%的被调查者有不同程度的去人格化现象,有83.87%的被调查者在工作中的个人成就感比较低。护士的职业倦怠的程度比较明显;年龄在41~50周岁的医务人员的去人格化现象严重,表现出比较严重的情感疏离;在医务人员群体中,个人成就感最低的人群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但是,职业倦怠各个维度中情绪衰竭最严重的是本科学历以下的医务人员,去人格化在硕士学历的医务人员中的表现比其他学历的更严重。[结论] 该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十分严重,需要各方高度重视。
  • 医疗纠纷
  • 李凯彦, 范薇, 潘志明, 陈燕华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6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迫使医院管理者不断探讨研究防范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的各项管理措施。以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为例,回顾分析2013-2014年发生的医疗纠纷,分析引发纠纷的原因,提出规范医患沟通时机和医方主体资质的整改方案并付诸实施,通过效果评价,论证该整改方案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
  • 医学教育
  • 王蓉, 宁超, 苏天照, 李淼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65-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实施效果,分析医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自编问卷,调查S大学2015届本科临床专业毕业生对《标准》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结果] 《标准》知晓率低,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指标、知识目标基本达标,但是技能目标远低于知识目标得分(P<0.01)。[结论] 以《标准》为指导,调整课程体系,重视技能培养,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 疾病预防与控制
  • 寸勐震, 徐仙会, 张腾, 李明松, 王晖
    卫生软科学. 2016, 30(6): 69-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6.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边远山区慢性病健康俱乐部实施效果,为推广慢性病健康俱乐部模式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龙陵县3个乡镇高血压组、2型糖尿病组健康俱乐部实施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型糖尿病干预前总体知识知晓率、随机血糖达标率、服药依从比例不高,干预后随机血糖达标率、总体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相应达标率分别提高23.04%及以上(P<0.05),而随机血糖值明显下降(P<0.05);高血压组干预后BIM达标率、血压达标率、服药依从性比例分别提高至少5.78%及以上(P<0.05),BMI平均值降低(P<0.05)。2个组10个问题知晓率不高,干预后几个主要问题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边远山区开展慢性病健康俱乐部可作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类地区患者服务质量,但是目前处于探索阶段,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选取等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