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华, 张笑男, 仇赛云, 刘锦桃
[目的]对云南省和全国的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流行趋势进行比较分析,为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网、云南“三网监测”和年报数据、围产保健监测系统与出生缺陷监测系统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出生缺陷总体趋势:全国出生缺陷发生率最低为1996年的87.34/万、最高为2010年的149.1/万,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1996-2004年,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市,2005年后农村开始低于城市;云南省1989-2002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波浪式下降,2003-2004年有所上升,2005-2007年逐年下降,2008-2010年又直线上升,总体随时间的推移而上升(趋势χ2=6.054,P=0.014);②出生缺陷病种及顺位:全国出生缺陷主要病种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外耳其他畸形、N管缺陷、脑积水等。全国2005-2014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上升为第一病种,2010-2014年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42.66/万;云南省在1992年及以前,出生缺陷以唇腭裂、多指趾、马蹄内翻等为主。1996年先天性心脏病首次进入出生缺陷前五位病种,2007年上升为第四位,2008年上升为第三位;2009年之后已稳居第一位。③先心病发生率:全国来看,浙江、广东、陕西、湖南和云南等5省先心病发生率最高,除贵州、江苏和青海3个省外、其他27个省市区出生缺陷发生类型先心病均为第一位病种。以先心病的发生率为因变量,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只有纬度进入方程,其复相关系数r=0.392,决定系数R 2=0.154,P=0.032。[结论]全国和云南省出生缺陷总体呈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生缺陷中处于上升趋势,云南省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纬度是影响先心病发生率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