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3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4-15

  • 全选
    |
    聚焦医改
  • 杜依雪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01
    摘要 ( 959 ) PDF全文 ( 1303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性质再次被明确。文章从公立医院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的视角,分析公立医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问题,提出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总体上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在市场化改革下,公立医院公益性偏离、逐利性问题严峻。同时指出了在现行体制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偏离原因和表现,并提出回归公益性的措施和对策。
  • 徐广浩, 崔瑞兰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9-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02
    摘要 ( 1139 ) PDF全文 ( 1396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应对我国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建立完善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收集,介绍分析山东省4种典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蓬莱中医院模式、日照“中加管理中心”模式、泰山疗养院模式、兰陵仁和护理中心模式,然后从创新引领、人才培养、多方参与、城乡一体4个方面提出经验启示,以期对我国的医养结合发展有所借鉴。
  • 戴秀, 梁勇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13-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03
    摘要 ( 1053 ) PDF全文 ( 1320 )   可视化   收藏
    医养结合型养老现已成为我国养老服务的核心内容,但是,在众多因素的制约下能否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未来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梳理了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医养结合型养老的服务质量发展和研究现状,并通过探讨医养结合型养老在服务质量提升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提高医养结合型养老的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 程艳敏, 温楠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18-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04
    摘要 ( 1459 ) PDF全文 ( 1802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概述了我国分级诊疗的发展历史和目前分级诊疗的几种模式;总结了新医改后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对促进双向转诊、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效果。分析了目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仍存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病人流向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居民对分级诊疗认知程度低,医保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应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调、疏通双向转诊,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知晓率,完善医保配套政策措施等建议,以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
  • 软科学研究
  • 韩志琰, 温楠, 宋奎勐, 宋燕, 窦伟洁, 孙经杰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22-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05
    摘要 ( 1066 ) PDF全文 ( 129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新医改前后山东省17个地市卫生资源的空间配置水平的差异与变化,为地方政府制定和调整区域卫生资源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采用统计描述、基尼系数、层次分析法分析山东省各地市人均卫生资源的空间配置情况。[结果] 山东省每千人口卫生机构数、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医师数和每千人口护士数方面分别提高了0.63个、1.96张、3.41人、1.14人和1.65人;人均卫生机构、人均实际开放床位、人均卫生技术人员、人均执业(助理)医师和人均注册护士的Gini系数分别下降了0.16、0.05、0.19、0.20和0.18;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由医改前的4.32倍逐渐缩小至1.76倍。[结论] 新医改大幅提升了山东省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整体水平;促进了人均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提升,人均资源配置的各项指标均达最佳公平状态;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总体趋于优化,但区域间配置不公平问题依然严重。
  • 郑媚, 蒋圆圆, 王前强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29-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06
    摘要 ( 976 ) PDF全文 ( 133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健康生产效率现状,在宏观层面准确定位各地健康生产水平,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对策,促进健康生产效率和水平的提高。[方法] 以我国2010-2015年健康投入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前沿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计算。[结果] 我国健康生产效率由2010年的0.491上升至2015年的0.5,东部生产效率均值为0.562,中部地区为0.6,西部地区为0.375;省际间最大产生效率与最小产生效率差距为0.929。[结论] 我国健康生产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呈缓慢提升态势;区域差异明显,东部、中部地区健康生产效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省际间健康生产效率分布不均,差距较大且投入产出不一定成正比。
  • 游静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34-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07
    摘要 ( 1088 ) PDF全文 ( 2166 )   可视化   收藏
    调研厦门、上海、镇江等地医联体运行状况,分析各地分级诊疗、公立医院改革等相关政策,探析医联体“协同”的关键因素,提出促进医联体协同效益提升的相关建议,为分级诊疗顺利推进提供参考。研究指出,发挥医联体协同作用是推动分级诊疗的重要支撑,影响医联体“协同”的关键因素包括诊疗疾病种类与医疗机构类型“协同”、患者自由就医选择与全科医生推荐“协同”、药品供给协同、医务人员协同以及医保政策协同。促进医联体协同可从提升患者对医联体的认知与认同、借助家庭医生签约建立患者与医疗机构的桥梁、发挥医保政策的价格引导作用、强化不同类型医疗机构间的药品“协同”几个方面入手,以推进分级诊疗落实。
  • 徐媛, 李林, 魏仁敏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39-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08
    摘要 ( 903 ) PDF全文 ( 1340 )   可视化   收藏
    为推动我国健康城市发展,文章从健康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入手,探讨了健康城市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深入总结健康城市建设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健康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从坚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更加注重健康公平、重视社区的作用、提高群众参与度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卫生管理
  • 肖楠, 李蠡, 孙永亮, 徐紫薇, 王守艳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43-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09
    摘要 ( 978 ) PDF全文 ( 1338 )   可视化   收藏
    “优质护理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护理工作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但目前缺乏可用于优质护理服务岗位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和考评程序。文章系统总结现有文献中的护理岗位绩效考评指标作为备选指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这些指标进行选择,选择从事医院管理、护理管理、护理工作的相关专家25名,使用德尔菲法构建了护理岗位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经过2轮专家咨询,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变异系数均小于0.100,最终建出了基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护理岗位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该体系的一级指标有3个,分别为护理工作、学习科研和护理效果,权重分别为0.70、0.16和0.16;二级指标有9个,分别是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成本控制、护理安全、继续教育、护理科研、病人、医务人员;三级指标共有45个。
  • 蒋良芝, 李春燕, 于德华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47-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10
    摘要 ( 917 ) PDF全文 ( 1211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医院感染疾病谱的变化、诊疗模式的改变、临床路径以及按病种付费机制(DRGs)的引入,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如何持续提升院感防控质量”这一课题,在对院感防控涉及的战略机制、实施主体、信息系统、质管工具等相关要素基本效能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主动、科学、精准地提升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的具体举措,最终达到 “以医疗质量和医患安全为核心” 的全面质量管理目的。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探索和实践的经验是:院感防控需要战略层面的长效机制引导,应以临床员工为主体,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和现代管理工具,才能持续地提升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工作的质量。
  • 卫生资源
  • 韦译婷, 闵晓阳, 朱平华, 陈丹丹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5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11
    摘要 ( 908 ) PDF全文 ( 142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我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为进一步解决当前城乡卫生医疗资源的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理论研究、数据对比,对我国城乡的医疗卫生资源情况进行描述性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2004-2014 年,城市卫生总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 50%,农村卫生总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 25%;2009 年农村人均卫生总费用为城市人均卫生总费用的 25%;2014 年,农村人均卫生费用仅是城市人均费用的 50%。2009-2016 年,农村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的增量为城市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的增量的 50%;2015和2016 年,全国医疗机构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台数医院占比分别为 77.15%、77.66%,乡镇卫生院分别占 7.46%、7.37%。2012-2016 年,城市的卫生人员数基本上都是农村卫生人员数的 2~3 倍,且在 2016 年,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构成分别是研究生人员比例为 0.1%、大学本科为 10%、大专为 41.1%、中专 44.5%;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构成分别是研究生为 7%、大学本科为 32.2%、大专为38.7%、中专为20.9%。[结论] 我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农村地区存在卫生财力资源投入不足、卫生物力资源匮乏、卫生人力资源缺失等问题。
  • 卫生经济
  • 魏亚卿, 李育民, 李林贵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57-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12
    摘要 ( 949 ) PDF全文 ( 127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药品零差价政策对某市市属6家公立医院经济运营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3.0软件,运用前-后对比研究法和对象评定法对某市6家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药品零差价政策对医院业务收入影响不大,对医院业务收入结构、收支结余结构影响重大,6家医院收支结余率均下降,补偿渠道发生变化。[结论] 城市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政策调整医院业务收入结构、减轻住院患者就医负担的目的已初见成效,而对减轻门诊患者就医负担和医院政策性亏损补偿考虑不足。从医院目前经济运营效率看,亟待政府出台相关补偿政策,弥补公立医院政策性亏损。
  • 卫生服务
  • 李建苗, 姚进文, 路杰, 王志灵, 白焕莉, 刘红亮, 闫宣辰, 高歆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6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13
    摘要 ( 956 ) PDF全文 ( 138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测算甘肃省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效率,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描述统计简要描述甘肃省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现状,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全省152家县级公立医院服务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横向来看,甘肃省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效率整体较好,区属、县级市属医院效率略高于县属医院;纵向来看,甘肃省县级公立医院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和医疗服务量逐年增加,但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在近6年有所下降,主要来自技术改进不足。[结论] 以健康需求为导向,提高县级公立医院卫生资源投入;综合考虑经济条件、地理位置、服务人口密度等因素,调整资源配置,着重加强县级医院人才队伍和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 医疗保障
  • 李长乐, 范艳存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66-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14
    摘要 ( 1140 ) PDF全文 ( 1418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智利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进程,总结其多元化的筹资渠道、科学设置服务项目、立法明确服务的担保内容、积极应对慢性病的挑战和完善的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以期促进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
  • 医学教育
  • 张晓磬, 许传志, 宋莹, 杨兵兵, 殷建忠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69-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15
    摘要 ( 871 ) PDF全文 ( 1286 )   可视化   收藏
    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短,培养模式不够完善,存在培养特色不鲜明、应用能力不突出、师资力量不雄厚等问题。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公共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为主线,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搭建职业能力培养平台、构建“双师型”导师队伍、扩宽国际视野等方面进行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了能满足公共卫生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的实践基地合作模式。
  • 疾病控制与防治
  • 辛佳盈, 劳云飞, 王林, 杨根, 李惠琴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72-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16
    摘要 ( 919 ) PDF全文 ( 1331 )   可视化   收藏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之一,为完善双重感染防治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文章通过查阅2015-2018年相关文献和2005-2018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总结能降低双感负担的策略:国际上,主要通过建立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整合机制、下移双感治疗至初级卫生机构、将双感医疗相关费用纳入医保并加大防治经费、利用移动健康技术联合干预措施这4个方面来提高双感患者的检出率、治疗成功率和依从性,同时通过提供异烟肼预防性治疗和补充微量营养素来降低结核发生风险;国内主要通过逐步建立合作机制,推行“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体系来提高双感患者的检出率和随访依从性;云南省则是由省级层面提出具体防治要求,将双感防治责任目标纳入考核以督促和提高双重感染防治水平。但总体而言,仍需解决双向筛查率低、治疗难度大和感染控制有待加强等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4个方面的建议:建立多部门协作,加强结防、艾防专业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加入专职人员负责两个机构之间的转诊,在结核病、艾滋病的疫情信息库中建立双重感染共享平台。
  • 调查研究
  • 刘敏舜, 刘瑾, 张远妮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78-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17
    摘要 ( 964 ) PDF全文 ( 141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满意度、忠诚度及认同度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公立医院竞争力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第三方调查公司随机抽样调查2017年广东省门诊患者满意度,对总体满意度及10项满意度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Pearson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得分为82.26分,忠诚度为85.07%,认同度为87.32%。门诊满意度、患者隐私保护、服务态度、信息公布、服务流程、安保管理、医院环境、诊疗服务、服务效率、投诉管理、诊疗性价比影响门诊患者忠诚度及认同度。[结论] 广东省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忠诚度及认同度水平不高,可针对影响门诊患者忠诚度及认同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改善,以提高医院的影响力及竞争力。
  • 余华, 罗琦, 王安琪, 李艳, 王永琼, 陈颖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8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18
    摘要 ( 902 ) PDF全文 ( 140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云南省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及其满足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构建云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云南省3所综合医院的211例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患者对健康评估、治疗护理、生活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5个维度42个居家护理服务项目均有需要且满足程度较低,其中对健康评估的需求最高,治疗护理满足程度最低;患者居家护理需求主要从非正式渠道获得满足,而从正式渠道获得的满足较低。[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多样化,满足程度普遍偏低;专业健康评估需求迫切,居家护理计划急需指导。
  • 黄丽萍, 袁玉竹, 向紫榆, 蒲道静
    卫生软科学. 2019, 33(4): 85-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4.019
    摘要 ( 859 ) PDF全文 ( 127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医院手卫生现状,为改善医院手卫生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手卫生自我评估框架(HHSAF)对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000份,有效回收问卷1886份,有效率为94.30%;医院西医部、中医部在手卫生总体水平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部、中医部手卫生认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65,P>0.05),实施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54,P<0.05),手卫生认知程度与主观感知重要性之间有相关性(r=0.5321,P<0.05);获得手卫生知识途径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在校学习(75.29%)、科室培训(66.01%)、院内培训(54.88%);西医部、中医部不同岗位、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依从性排名前3位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干手设施配置(48.99%)、个人重视程度(46.71%)、工作量大(45.76%)。[结论] 该医院手卫生整体水平不高,西医部、中医部分别处于中等和基本水平,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手卫生水平,建议在手卫生制度完善、评估与绩效、工作地点提醒、安全氛围等方面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