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34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0-07-15

  • 全选
    |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 李玲玉, 尹文强, 程呈, 韩岩, 王安琪, 陈钟鸣, 赵兹旋, 周龙德, 马广斌, 陈兴民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01
    摘要 ( 1547 ) PDF全文 ( 153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3-4月选取日照市岚山区和五莲县居民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不同人口学特征居民的健康素养进行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日照市居民健康素养得分为(27.43±12.55)分(总分74分)。3个方面健康素养标化后得分依次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16.97±7.43)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3.20±6.42)分、基本技能(12.64±7.76)分;6类健康问题素养标化后得分依次为:安全与急救(8.36±4.24)分、科学健康观(8.09±4.20)分、基本医疗(7.87±3.41)分、传染病防治(7.96±4.13)分、慢性病防治(6.13±3.46)分、健康信息(4.93±4.08)分。在健康素养水平、3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以及6类问题素养水平方面,女性低于男性,70岁以上年龄组的居民最低,农村居民低于城市,文化程度越低水平越低,家庭人均年收入越低居民的水平越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组与健康素养得分呈负相关(t=-6.777,P<0.01),常住地(t=6.571,P<0.01)、文化程度(t=10.831,P<0.01)、家庭人均年收入(t=4.053,P<0.01)与健康素养得分呈正相关。[结论]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但仍具有提升空间。日照市居民健康素养较低,老年人、常住地在农村、文化程度低且家庭人均年收入低的居民健康素养偏低,建议通过拓宽健康教育渠道,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培养居民的健康意识,提高居民自我保健、应急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 本刊特稿
  • 邱恒, 朱宏, 邹俐爱, 姚奕婷, 张远妮, 邓光璞, 宋喜国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8-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02
    摘要 ( 1106 ) PDF全文 ( 146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广东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患者疾病负担的影响,为政策动态调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分析评价广东省516家医院2018年上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各项费用的变动情况。[结果]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2019年上半年广东省公立医院医疗收入、次均门诊费用、次均门诊技术劳务费、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住院技术劳务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省内异地职工医保患者次均住院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广州市省内异地和本地职工医保住院患者次均自负医疗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革后,患者医疗费用支出结构有所优化,医保患者疾病负担总体平稳,医疗收入增长较快,省内异地医保患者负担较高。建议继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规范诊疗行为,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 张远妮, 朱宏, 邹俐爱, 邓光璞, 邱恒, 姚奕婷, 宋喜国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13-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03
    摘要 ( 1491 ) PDF全文 ( 145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取消药品、耗材加成政策背景下分析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调整的医疗服务行为情况,探讨医疗服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广东省516家公立医院2018年1-6月、2019年1-6月医院财务数据,运用t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医疗服务行为变化实证研究。[结果] 2019年1-6月与2018年同期相比,医院收支较为平衡,略有结余。公立医院亏损面不断缩小;总诊疗人次、门急诊人次数、出院人次、手术量、平均住院日等服务量提高,指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支出与总收入相关系数降低;服务量增加和次均费用上涨是医疗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结论] 改革政策目标基本实现,收入结构优化;服务量和服务效率提升。但仍存在不合理的医疗服务行为,存在转移成本、过度提供医疗服务量的倾向,有待建立和完善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
  • 聚焦医改
  • 彭蓉, 韦小飞, 覃娴静, 杨翠连, 凡滇琳, 冯启明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18-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04
    摘要 ( 1412 ) PDF全文 ( 148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后广西公立医院的运营效果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2017年广西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人均药费、人均检查费、医院药品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以及医院业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比率分析法分析人均药费、检查费占比及不同收入项目占医院总收入比重情况。[结果] ①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后药占比下降,门诊药占比由2014年的45.6%下降至2017年的39.6%,住院药占比由34.8%下降至28.4%,而人均检查费占比逐年上升;②门诊及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略有下降,但在2017年药品零差率政策全面铺开时,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明显反弹;③诊疗人次与入院人数均有较大增长,医生工作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作负担较重;④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较低,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无法弥补药品零差率政策带来的政策性亏损。[结论] 药品零差率改革初见成效,但次均医药费用控制效果不够理想,需探索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立长效财政投入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
  • 龚超, 叶程, 薛亮, 骆达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22-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05
    摘要 ( 1180 ) PDF全文 ( 142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天津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效果、实现程度,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深化天津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天津市28所二级公立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指标评价体系,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改革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 从综合得分情况来看,郊县地区公立医院综合得分较高(4.59),滨海新区公立医院综合得分水平较低(-1.82),且各医院综合排名较低;从各公因子得分情况来看,二级公立医院在财务运营状况以及服务效率的公因子得分均为负数,各地区存在共性劣势;在优质卫生资源较为集中的市内6个区和滨海新区,其财务状况及服务效率的得分最低,分别为-50.14和-66.72。[结论] 天津市公立医院的财务运营状况和医疗服务效率有待改善和提升。
  • 陈云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27-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06
    摘要 ( 1251 ) PDF全文 ( 149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内蒙古地区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分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促进医院绩效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内蒙古4个样本地区8家公立医院进行机构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并结合访谈法及文件资料收集法获取其他相关信息。[结果] 内蒙古地区8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有以下共性特征:考核分配方案制定依据、考核机构设置和方案制定程序、考核分配原则大体相同,核算及考核思路基本一致。但各家医院也存在一些个性特点:考核指标、权重分配不一致,绩效工资总额确定方式不同,年薪额度差距较大等。[结论] 8家医院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存在共性和个性特点。绩效考核充分发挥了激励、“开源节流”、有效引导医生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的作用,但也存在绩效考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平衡、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缺乏政策指导而不健全、绩效考核医院自评效果不高、配套政策不完善等诸多显性和深层次隐性问题,需出台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政策,引导医院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软科学研究
  • 张彩霞, 庆艳华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32-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07
    摘要 ( 1534 ) PDF全文 ( 1829 )   可视化   收藏
    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区域养老服务的社会背景、政策支持、实践探索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发展养老服务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区域养老服务面临的治理困境。为了建设“健康湾区”,提出粤港澳三地政府部门加强政策协同,逐步解决粤港澳三地社会福利不可携带之困境,大力发展粤港、粤澳跨境养老服务;珠三角九市之间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应加强政策协同,逐步实现社会福利一体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医养融合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建议。
  • 曾锦莹, 原彰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36-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08
    摘要 ( 1704 ) PDF全文 ( 1608 )   可视化   收藏
    对粤港澳大湾区在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养老服务、医疗服务三方面的协同发展进行分析,针对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中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不足、基本养老保障体系中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缺失、四地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没有发挥中医药在医养结合中的优势、跨境医疗报销困难等问题,提出通过逐步分解目标推进顶层设计、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在医养结合中凸显中医药的作用、打通异地保险结算的壁垒等相关建议,对粤港澳大湾区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做出探索。
  • 白露露, 陈博文, 李本燕, 邓睿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42-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09
    摘要 ( 1036 ) PDF全文 ( 143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独生子女残障家庭的特殊养老需求,为完善精准帮扶养老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个人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座谈等方法,对云南省4个市/县的122个独生子女残障家庭和“失独”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功能及养老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独生子女残障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明显低于“失独”家庭(χ2=54.393,P<0.001);在角色维度和情感卷入维度的家庭功能也弱于“失独”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失独”家庭相比,“独残”家庭表现出一个较为明显的倾向,即残障子女的多方需求成为了父母养老需求中的优先选项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论] 独生子女残障家庭的父母面临着跨代经济压力和沉重的照护责任,其养老需求呈现出“捆绑式”的多维格局。建议在未来养老对策制定中应重视独生子女残障家庭代际间的“共生体”关系,养老服务应同时兼顾两代人在经济、医护、心理、教育及性健康方面的多重需求。
  • 曾颖祯, 程悦轩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46-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10
    摘要 ( 1168 ) PDF全文 ( 1390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危害行为的主体、目标、手段、环境、结果特征,结合北京市管控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工作部署和各管控主体的职责,提出以管控条理化、施行规范化、职责明确化、监护紧密化为宏观要求,建立全面和动态的排查工作、严密的分类管控、搭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微观举措,以进一步提高社区安全度。
  • 卫生经济
  • 杨晨, 朱宏, 邓光璞, 张远妮, 徐泽宇, 姚奕婷, 姜虹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50-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11
    摘要 ( 1072 ) PDF全文 ( 153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住院次均费用的影响,探讨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疾病负担、优化医疗费用结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东省茂名市7家三级甲等医院主要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的住院费用信息,采用新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评价住院费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对住院费用影响程度。[结果] 2014-2018年,住院患者的药占比由34.59%下降为27.46%,检验费占比从24.26%上升为28.42,检查费占比从5.80%上升为7.64%;在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中,药品费的关联度最大(0.9960),其次是检验费(0.9594),药品费、检验费、其他费、检查费、治疗费的累积贡献率为84.74%。[结论]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改革初显成效,但仍需控制药品费用。药品费和检查费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项目。
  • 卫生资源
  • 李文静, 蓝韶清, 张淼丽, 洪媛媛, 魏骏燊, 李灵芝, 邓晓欣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5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12
    摘要 ( 1174 ) PDF全文 ( 162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广东省中医师资源配置公平性及其变化趋势,为优化中医师资源配置提出建议。[方法] 运用基尼系数、灰色预测模型GM(1,1)、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对广东省2009-2018年的中医师资源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8年,广东省中医师配置的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基尼系数分别保持在0.06、0.46左右,经济分布基尼系数徘徊在0.25左右。2018年底,广东省中医师数量达43,467人,比2009年增加了123.91%。中医师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占比在2018年达到49.28%。GM(1,1)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广东省每千人口拥有中医师数量可达0.44/千人。[结论] 广东省整体的中医师配置按人口和经济分布的公平性较好,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欠佳;中医师总量不断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数量逐渐赶上并超越医院医师数量;每千人口拥有中医师数量预测2020年可达到“十三五”要求。
  • 卫生管理
  • 杨立成, 高雅杰, 吴双, 李洪涛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60-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13
    摘要 ( 1160 ) PDF全文 ( 148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了解慢性病患者对社区管理服务需求和综合满意度,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方法] 对天津市6个市(区)接受慢性病管理的196个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依据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基本理论,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慢性病社区管理质量差距模型,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患者对社区慢性病服务的管理质量中移情性最高(22.48),保证性最低(15.21);期望质量中,移情性最高(26.64)、响应性最低(17.87)。患者对社区慢性病管理质量保证性和移情性的Logistic分析中,保证性方面,病种数与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呈负相关关系;移情性方面,不同文化程度与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患者对社区慢性病服务管理质量的感知值低于期望值;不同病种数的患者,病种数越多,在对社区慢性病管理质量保证性方面,期望值与实际感受值之间的差距越小;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文化程度越高,在对社区慢性病管理质量移情性方面,期望值与实际感受值之间的差距越大。
  • 医疗保险
  • 马广斌, 张翠萍, 邢洁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65-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14
    摘要 ( 1153 ) PDF全文 ( 1435 )   可视化   收藏
    对2014-2018年山东省出台的多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大病保险在提升居民获得感、提高制度保障力度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发现大病保险发展中存在筹资渠道较为单一、基金管理体系尚未健全和制度补偿体系有待优化等问题,进而从拓宽筹资渠道、增强管理能力和落实制度衔接3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卫生服务
  • 房良, 吴凌放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69-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15
    摘要 ( 1179 ) PDF全文 ( 154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我国中医类医疗服务利用的现况进行分析,为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我国中医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利用2014-201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通过对我国中医类医疗服务利用的整体分析、分层分析(不同类型、等级、经济属性、专科、地区、科别以及基层)、趋势分析以及结构分析,总结与评价我国中医医疗服务利用的现况特点。[结果] 2013-2017年,中医类诊疗人次、出院人次分别以年均5.77%、9.66%的速度增长。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次的构成比:中医类医院从2013年的60.13%和88.32%,到2017年时下降为59.26%和85.57%;其他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从2013年的24.52%和11.56%,到2017年时上升为25.05%和14.39%。相比2013年,2017年中医类综合医院出院人次占比下降0.52个百分点,中医类专科医院出院人次占比增加0.52个百分点。2013-2017年我国民营类中医医疗诊疗服务占比上升2.65个百分点,出院人次占比上升3.17个百分点。相比2013年,2017年中医类内科出院人次占比增加0.9个百分点,中医类外科、妇科、儿科出院人次占比分别下降1.6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2013-201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医类医疗服务占比增加1.7个百分点,村卫生室中医类医疗服务占比增加7.1个百分点。[结论] 我国中医类医疗服务利用不断增加,中医类诊疗服务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住院服务的增长速度;社会办中医医疗服务发展明显;中医内科需求有所增加,妇科、儿科、外科的需求有所下降;基层中医药服务利用有所提升。
  • 调查研究
  • 陈玉霏, 黄磊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74-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16
    摘要 ( 1145 ) PDF全文 ( 152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中庸实践思维方式对“00后”大学生应对倾向的影响,并分析大学生应对倾向与中庸实践思维各因子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中庸实践思维方式量表对某中医院校“00后”大学生730名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30名大学生积极应对倾向占比82.3%,消极应对倾向占比17.7%;与中庸实践思维方式中的“恰如其分或不走极端”“内外和谐”两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性别、“恰如其分或不走极端”“内外和谐”是“00后”大学生应对倾向的显著预测因子。[结论] “00后”大学生的应对倾向受文化中中庸实践思维方式影响明显,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的压力应对应考虑中庸实践思维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 马添梅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79-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17
    摘要 ( 1119 ) PDF全文 ( 149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青海省海西州乡村医生收入及社会保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对海西州2016年度在岗的316名乡村医生基本情况及收入和社会保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访谈38名关键知情人。[结果] 调查地区每名乡村医生平均年总收入为29,538元,其中政府工作补助占49.78%,公共卫生补助占28.8%,医疗收入占7.39%,基本药物补助占3.52%,其他工资补助占10.51%;符合参保条件的在岗村医全部参照公益性岗位标准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及失业保险。[结论] 调查地区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长效机制建立,但收入构成不协调;收入水平各地区不平衡,与其他行业相差甚远;社会保障机制全面建立,但执业风险尚无保障。
  • 姚颖杰, 秦茂华, 蔡金凤, 杨海云, 王丽君, 何国忠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84-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18
    摘要 ( 1179 ) PDF全文 ( 152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昆明地区育龄期妇女的妇科疾病患病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5月-2019年10月到昆明市妇幼健康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3427例20~40岁已婚女性的基本情况及妇科疾病检查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妇科疾病患病构成前4位分别为:乳腺增生(29.25%)、阴道炎(23.24%)、宫颈炎(22.71%)、子宫肌瘤(15.31%)。年龄超过35岁妇女的子宫肌瘤检出率高于35岁及以下的女性(P<0.01),而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检出率均低于35岁及以下的女性(P<0.01);教育程度越高,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乳腺增生检出率越低;家庭月收入较高者,宫颈炎、阴道病、盆腔炎、宫颈上皮内瘤变检出率相对较低。[结论] 育龄期妇女各类妇科疾病检出率仍较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妇女健康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月收入的影响。
  • 疾病预防与控制
  • 辛育恒, 徐凌忠, 夏宇, 景翔, 李耀祖, 李程跃, 于明珠, 刘苗苗, 郝超, 马效恩, 李士雪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87-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19
    摘要 ( 1080 ) PDF全文 ( 138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沪陕两地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分析其与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系统收集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等部门与传染病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计算关注范围。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关注范围与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上海市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由2000年的78.85%扩大到2017年的92.31%,同期陕西省的由67.30%扩大到84.62%。沪陕两地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与传染病发病率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0.622(P<0.05)。[结论] 沪陕两地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均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其中上海市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大于陕西省。随着关注范围的扩大,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 他山之石
  • 李心怡, 朱珠, 练璐, 邹慕蓉, 王萱萱, 陈家应
    卫生软科学. 2020, 34(7): 92-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0.07.020
    摘要 ( 1487 ) PDF全文 ( 1620 )   可视化   收藏
    从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保障机制3个角度梳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古巴及我国的家庭医生服务开展情况,总结国际家庭医生队伍建设的经验,并为我国家庭医生队伍建设提出建立以人为本的一体化卫生服务提供体系;明确家庭医生服务职责,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建立家庭医生薪酬保障机制,提高岗位吸引力;完善家庭医生医学教育及专业培养制度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