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卫生资源
    刘晖, 王乐乐, 寇丽圆, 夏小川, 董强玲, 何欣悦
    卫生软科学. 2024, 38(8): 53-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8.012
    [目的] 通过研究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机构人员数、床位数、机构数为投入指标,诊疗人次数、入院人次数为产出指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执业(助理)医生数、地区生产总值为环境指标,利用三阶段DEA-Tobit模型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2012-2021年的数据进行静态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执业(助理)医生数、地区生产总值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影响显著;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的影响后,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均值降幅分别为8.5%、1.8%、8.7%,资源投入和产出不相匹配;SFA回归分析显示,执业(助理)医生数是影响综合效率值的显著因素。[结论] 各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存在明显差异,人才短缺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加大对基层、边远地区和紧缺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扶持力度,缩减城乡、地区、专业之间人才资源配置差距。
  • 他山之石
    李玉刚, 那春霞, 张旭, 徐硕, 周怡彤, 庄囡
    卫生软科学. 2024, 38(6): 88-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6.020
    文章梳理了美国医保支付方式从按项目付费到DRG、RBRVS再到按价值付费(VBP)演变的做法及经验,总结了我国正积极探索的以DRG和DIP为代表的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实践及挑战。结合美国经验和我国实践提出以下完善建议:①不断优化完善DRG和DIP为主体的预付制改革;②探索构建以价值为导向的支付方式改革评价机制;③建立绩效激励机制,推动支付方式改革落地;④构建医方、保方对话平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支付方式。
  • 医学伦理学
    王燕萍, 金钢, 赵佳, 韩雪, 王蓓蕾
    卫生软科学. 2024, 38(10): 74-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10.016
    人工智能(AI)作为一项前沿技术为医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显著提高医生诊疗效率、助力医院实现智能化管理,还能增强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然而,由于AI技术的高度数据依赖性和算法黑箱性等内在特性,当前医疗AI在数据安全、医疗风险、公平受益及公众接受信任度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医疗AI的应用价值及其面临的风险挑战,通过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加强数据流通全流程的安全防护、研发透明且具有可解释性的AI产品、制定行业标准以规避算法歧视以及加强宣传教育以提升公众信任度等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建议。
  • 软科学研究
    余欣然, 宁佳燕, 单闪闪, 郭明亮, 李文丽, 王力
    卫生软科学. 2024, 38(7): 19-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7.005
    从政策推进情况和实践模式现状2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发现当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存在养老服务建设资金支持短缺、服务资源统筹协调能力不足、社区养老服务制度政策割裂、社区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从保障服务资金投入、提升资源统筹协调能力、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健全养老服务顶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聚焦医改
    于保荣
    卫生软科学. 2024, 38(12):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12.001
    DIP与DRG都是以临床实践中的诊断ICD-10和操作ICD-10-CM为基础进行的疾病分组,二者有着按病例支付的共性,差异是由于诊断和操作的颗粒度不同,导致了疾病分组的数量和病组间的差异性大小不同,对临床医疗行为、医疗管理和医保基金分配的影响不同。通过部分地区的实证数据比较发现,DRG支付更有利于医疗机构的补偿和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行为。对标美国、欧洲各国和日本的DRG分组的历史发展与演变,研判中国DRG和DIP分组的相对位置,为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践提供思路。
  • 软科学研究
    陈小璐, 刘婷, 盘薇
    卫生软科学. 2024, 38(8): 13-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8.004
    [目的] 以分级诊疗政策推进为切入点,分析2012-2021年我国基层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为政府制定针对性的空间干预政策及优化基层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基尼系数从整体上分析基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再以分级诊疗政策为切入点,重点研究2015年、2018年和2021年3个时间节点基层卫生资源区域配置公平性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 在研究期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77%、2.81%和5.43%。按人口分布,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基尼系数均低于0.2,医疗卫生机构基尼系数在0.1848~0.2020波动,公平性较好;按地理面积分布,3个指标的基尼系数均超过0.5,公平性较差。空间分布上,医疗卫生机构和床位的全局 Moran's I指数均大于0,提示卫生物力资源存在空间正相关,呈空间聚集分布;卫生技术人员的Moran's I指数为负,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分级诊疗实施后我国基层卫生资源在地区间主要呈东中西部差异化分布,各项卫生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结论] 我国基层卫生资源呈增长趋势,人口分布上较为公平,但地理分布的不平等和资源聚集现象仍然显著。建议政府考虑人口和地理分布的差异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强区域内医疗机构沟通与协作。
  • 聚焦医改
    王晓琦, 申奥, 何静, 郭炫麟, 刘晓倩, 周春宇
    卫生软科学. 2024, 38(10): 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10.002
    梳理了我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现状。截至2023年8月,我国已择优设置5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有14个省(市)与国家卫健委达成省委共建中心合作,分5批确定了125个中心建设项目;配套发布了不同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需要满足的设置原则和目标定位,总结发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面临建设目标不清晰、公开建设经验推广不充分、功能建设不全面和建设主体积极性受限等困难,提出加快推进中心考核方案政策文件出台、推广建设典型经验和调动建设主体积极性、建立中心经济运行机制等发展建议。
  • 聚焦医改
    张敬华, 杨若宁, 叶丹, 任晓虹, 周宁
    卫生软科学. 2024, 38(8): 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8.002
    基于DRG/DIP支付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我国各省(市)中医优势病种的应用现状。中医优势病种因中医医疗机构所在区域、级别、优势重点专科上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中医优势病种的遴选有3种方式:①通过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选取;②医疗机构、卫健、医保三方联合商定选取;③基于全省的历史数据测算并通过中医专家论证确立。中医优势病种支付制度为单病种、DRG、DIP 3种类型结合的“组合拳”式制度设计,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激励了医院控本增效、提升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但目前尚存在中医疾病分类代码标准未统一、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建设及临床循证有待加强、支付制度对医患双方激励性仍欠缺等问题。
  • 卫生资源
    杨金菊, 张勉, 王昕, 葛中会, 董娅莉
    卫生软科学. 2024, 38(6): 53-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6.012
    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为例,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发现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人才工作缺乏规划、制度建设不完善、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并就如何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具体措施,以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 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
    焦光源
    卫生软科学. 2024, 38(10):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10.001
    疾病与健康是马克思始终关注的重要内容,有很多关于卫生健康方面的重要论述蕴含着马克思丰富的卫生思想。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卫生思想产生的来源、主要内容和时代价值出发,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卫生思想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 聚焦医改
    陈巧, 王玉伟, 马爽, 李晓朋, 武紫静, 王晚星
    卫生软科学. 2024, 38(6):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6.001
    [目的] 对分级诊疗制度下我国31个省份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各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提出有效对策。[方法] 采用熵权-TOPSIS法并结合RSR法综合评价2021年我国各省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结果] 熵权-TOPSIS法结果显示,31个省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体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排名前5的省份依次为四川、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排名后5的省份依次为黑龙江、辽宁、青海、天津、宁夏。RSR法分档结果为好、中、差三档,被划分为“好”的是四川、山东、江苏、广东、河南;“差”的是黑龙江、青海、宁夏、西藏;其余省份为“中”档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496.566,(P<0.001),提示分档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总体良好,但各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呈现东部强、中部次之、西部较弱的分布格局,未来仍需提高各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缩小区域间差距。
  • 软科学研究
    魏嘉茵, 刘畅, 陶立波
    卫生软科学. 2024, 38(7): 1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7.004
    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均能够反映药品的不同价值。药物经济性评价是评估药品价值的重要手段,目前多应用于医保目录谈判准入工作,其他领域应用场景较少。该研究基于药品全生命周期视角,梳理国内外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情况的相关文献,从研发立项、上市定价和医保目录准入、药品入院和临床使用、药品的上市后变更和再注册、退市4个阶段研究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应用情况,分析药品全生命周期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的环境,提出应加强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形成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药物经济学评价范式、注重药物经济学药品全生命周期多角度协调机制,以期为我国药物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 卫生经济
    王祺, 郭锦丽
    卫生软科学. 2024, 38(8): 69-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8.015
    [目的] 了解山西省公立医院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住院费用及不同医保类型住院费用的差别,为完善医保政策和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山西省12个市区内10所三级医院和10所二级医院中符合调查要求的582例患者,由患者所在医院的骨科专职护士填写《患者出院结算费用明细表》,并运用秩和检验对其住院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的总费用、手术费、检查费、化验费、护理费、医药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级别医院中不同医保类型患者统筹支付费用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级医院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及自付费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患者的自费费用均高于二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医保政策整体效能良好,但仍需持续关注重点管控对象。
  • 医疗保障
    李子杰, 李玉婷, 张前进, 宋燕
    卫生软科学. 2024, 38(11): 75-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11.016
    [目的] 在职工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山东省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的政策现状和实际进展情况,以期为后续政策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23年2月15日-2024年3月31日山东省16个地市门诊统筹药店的政策文件,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总结各地市目前进展、政策模式以及存在问题。[结果] 截至2024年2月,山东省有8个地市发布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的具体文件,全省共纳入235家门诊统筹药店,占全省定点零售药店总数的0.6%。16个地市均按照鼓励纳入的模式进行药店的遴选,电子处方流转目前尚未完全实现,待遇上执行与本统筹地区定点基层医疗机构相同的医保待遇政策,各地市起付线0~200元不等,70%地市职工最高支付限额都在4500元以上。[结论] 各地市药店遴选标准基本一致,数量仍有不足,处方流转缺乏推动力,门诊统筹待遇提升可能对就医格局产生影响,药店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建议进一步做好门诊统筹药店的布局规划和管理,推动电子处方流转,建立合理的药品价格管理激励机制,增强门诊统筹药店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 卫生服务
    陈俊冶, 王梓瑜, 张嘉鑫, 王康龙, 田园
    卫生软科学. 2024, 38(6): 43-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6.010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旨在维护患者自主权,逐渐被视为优化临终关怀的最佳方式。文章基于2017年由多学科国际ACP专家小组通过德尔菲法形成的定义,从国际经验、政策支持、社会需求和资源配备探讨在我国开展ACP的可行性,提出从强化ACP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加强ACP人才的培养;加强ACP信息化建设;完善ACP政策及法律框架4个层面对我国开展ACP策略进行探讨,为推进我国ACP的实施提供参考。
  • 聚焦医改
    尹述颖, 陈瑶, 吴倩, 王洁, 曾华堂, 赵奕雅
    卫生软科学. 2025, 39(2):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5.02.001
    [目的] 分析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城市的卫生技术人员薪酬满意度现况及其期望,为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以问卷形式对深圳市10家市属公立医院的743名卫生技术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性描述和检验。[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674份。总体薪酬满意度和绩效薪酬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77±1.11)分、(2.88±1.11)分。中级职称、工作年限为6~10年和月收入相对较低者对于总体薪酬更不满意(P<0.05);工作年限为5年以下、月收入相对较高者、合同制员工对于绩效薪酬更加满意(P<0.05)。绩效薪酬分配方式和固定薪酬占比是卫生技术人员最为关注的薪酬结构要素,当前固定薪酬实际占比(26.0%)显著低于期望占比(50.0%)。[结论] 当前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薪酬满意度和固定薪酬占比均有待提升,总体薪酬满意度在不同职称、不同工作资历和不同收入水平的卫生技术人员中存在差异,绩效薪酬满意度在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工作年限、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用工形式的卫生技术人员中存在差异。
  • 聚焦医改
    李祉睿, 化得良, 魏莉莉, 栗梦婷, 宋金霞, 沈斐汉, 张维
    卫生软科学. 2024, 38(11):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11.001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的实施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CBM、WanFang Data、VIP数据库,并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对所有通过搜索得到的文献进行甄别筛选,将符合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主题综合法对纳入研究范围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1个核心主题和3项评价指标。[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研究,文献质量得分均为14分及以上,共计716, 721例研究对象。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未实施DRG/DIP组相比,实施DRG/DIP组的CMI值(P<0.05)、总权重上升,DRG组数增多。[结论] DRG/DIP支付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但仍存在上升空间,应优化病案首页质量体系、发挥CMI指标评价作用、提升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以推动医疗机构长远发展。
  • 卫生经济
    高霞, 朱瑞轩, 蔡滨, 石元洪, 史力群, 杨扬, 董丽平, 童萍, 钱少敏
    卫生软科学. 2024, 38(9): 69-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9.015
    [目的] 分析综合性医院心理科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前后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为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实证数据支持。[方法] 将样本医院DIP实际执行时间收集抑郁症住院患者分为改革前和改革后两组,采用卡方检验对基本信息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结构变动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抑郁症患者次均住院总费用和分项费用变化情况。[结果] DIP改革前后,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革后住院天数缩短(P<0.05),次均住院总费用下降(P<0.01);结构变动分析显示2021-2023年抑郁症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DSV)为33.08%,变动较大;单项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CSV)排名前3的是治疗费、医技诊断项目费和药品费,是导致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显示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中治疗费与总费用的关联系数度为0.930,关联度最高。[结论] DIP改革对优化住院费用结构、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总费用、提高医务人员合理控费有促进意义,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聚焦医改
    黄壮嘉, 曾东汉, 冯光进, 缪卓慧
    卫生软科学. 2024, 38(10): 10-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10.003
    以珠海市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正安县人民医院为例,分享了三甲医院“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珠海市人民医院创新推出“七新体系”建设,通过发展新平台、管理新效能、帮扶新机制、人才新动力、技术新趋势、智慧新医疗和医院新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各维度予以帮扶,有力提升受援医院业务量和医疗质量发展,强化了重点学科建设和临床科研实力,全面加强了县域急诊急救、慢病管理、肿瘤防治等体系建设,实现了多个指标从零到有的突破。总结了医疗对口帮扶工作的成功经验:应选派优质科学的帮扶团队、创新帮扶模式和方法、优化帮扶全流程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需从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引进、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强化机构之间交流合作等方面解决受援单位实际难题。
  • 卫生管理
    陈美芳, 陈秀萍
    卫生软科学. 2024, 38(6): 33-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6.008
    本文介绍了电商模式下保健食品市场存在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虚假宣传等市场乱象,表明保健食品市场仍然存在监管盲区。分析了电商模式下保健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如备案系统不完备、电商平台的审查体系不严密、经营者的安全责任难以落实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按功能类别与风险级别优化备案管理模式、搭建合作监管路径完善平台的审查体系、引入行政和解与衔接行刑责任落实商家的食品安全责任等建议,以期对现有的监管制度进行完善。
  • 软科学研究
    韩振燕, 徐智健
    卫生软科学. 2024, 38(9): 1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9.004
    打造高质量的智慧养老服务是转变传统养老服务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的TOE分析框架,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养老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为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以养老需求为推动力、以政策方针为牵引力,并存在数字挑战的技术困境、主体约束的组织困境和支持不足的环境困境。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养老要实现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组织的数字能力、构建数字包容型社会,从而实现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 卫生法制
    唐敏, 王巍
    卫生软科学. 2024, 38(8): 4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8.009
    我国国家立法层面和地方立法中均对“生前预嘱”有一定探索,它符合我国《民法典》意思自治原则,契合生命尊严保护理念,《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2022年修订)以立法方式予以认可。文章对我国生前预嘱的立法动因、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对适格的主体、有效的内容、符合法定的程序生前预嘱的要素进行阐述,并提出生前预嘱的立法构想。
  • 经验交流
    邹钰, 谢碧钰, 闫云丽, 王晓锋, 张永光, 何庆节, 姜琦, 杨伟玥
    卫生软科学. 2024, 38(7): 90-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7.020
    [目的] 了解《卫生软科学》2013-2023年刊文情况,为杂志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文献来源“卫生软科学”,检索201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论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卫生软科学》2013-2023年刊发论文2526篇,被引2253篇,总被引15 825频次,篇均被引7.02次;被引1~5次的文章最多,有1234篇(54.78%);被引6~20次的文章有905篇(40.17%);被引20次以上的文章有114篇(5.06%),单篇被引最高为112次。[结论] 《卫生软科学》2013-2023年刊文的基金项目比、被引数、被引率、单篇平均被引次数均有显著提升,对提高杂志办刊水平和扩大影响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 聚焦医改
    丁晨晨, 辛学瑾, 阙楚楚, 李力
    卫生软科学. 2024, 38(6): 10-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6.003
    [目的] 分析DRG政策对住院患者费用的影响,为制定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以南京市某三甲医院为例,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住院患者的总费用、药品费用、材料费用、检查化验费用、医疗服务收入进行回归分析,考虑到内外科收治病种不同,对内外科相关费用分组回归,研究DRG政策对内外科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 DRG政策实施后,样本医院住院总费用下降了12.49%,药品费用下降了33.97%,材料费用下降了6.97%,医疗服务收入下降了2%。DRG实施后,内科住院总费用下降了3.89%,其中药品费用下降了36.1%,材料费用上升了7.66%,检查化验费用上升了11.50%,医疗服务收入上升了4.21%;外科住院总费用下降了20.2%,其中药品费用下降了28.1%,材料费用下降了19.10%,检查化验费用下降了15.70%,医疗服务收入下降了9.69%,以上指标DRG实施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G政策有利于降低住院费用,直接减轻患者负担,但该政策对内外科病组的影响程度不同,相关部门应考虑内外科病组间的差异性,制定更科学、合理的DRG政策。
  • 老年健康
    邓芷馨, 黄韵薇, 庄苑菁, 翁依婷, 庆艳华, 邹冠炀
    卫生软科学. 2024, 38(10): 29-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10.007
    文章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老年人整合照护实施框架》为指导,分析我国老年整合照护中各部门缺乏协调机制、忽视初级保健、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尚未满足等问题,结合我国实践经验,提出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建立老年整合照护实施框架。通过建立统一领导,加强部门协作、落实社区责任及评估个性化需求等措施,明确部门责任,灵活利用ICOPE框架,强化社区责任与个性化照护,提升老年照护服务质量与效率,为老年人提供全面、连续、协调的整合照护服务,促进健康老龄化。
  • 卫生管理
    谢欣照, 吴子怡, 王可欣, 吕昕怡, 成荣, 陈彦
    卫生软科学. 2024, 38(10): 39-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10.009
    [目的]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某三甲公立医院的临床科室运行效率进行评价,为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CCR、BCC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样本医院2020-2023年28个临床科室运行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 28个临床科室中,DEA有效科室2020-2023年分别为10个、12个、14个和13个,综合效率2020-2023年平均值分别为0.827、0.878、0.894、0.888,其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1共23个科室,<1共5个科室,其主要受技术变化指数的影响。[结论] 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变化指数关联较大,医院和各临床科室应当通过合理控制投入产出、加强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升,强化数字技术利用等举措,来推动运行效率提升。
  • 老年健康
    周曼慈, 刘博, 许辉, 苏未, 曾钧妍, 马爽
    卫生软科学. 2024, 38(6): 2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6.007
    [目的] 梳理中国居民养老责任主体观念的现状、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2012年、2015年、2018年、2021年数据,使用莫兰指数、HAPC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2012年、2015年、2018年、2021年选择由子女养老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52.00%、49.84%、49.75%、55.81%。省域间养老责任主体观念存在正空间自相关,中西部地区更倾向于选择主要由子女负责养老。队列效应及时期效应显示选择子女以外作为养老主体的概率有逐渐增强的趋势。男性、身体健康、受教育程度低、无配偶、有代际陪同、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交频繁度一般、主观幸福度高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主要由子女负责养老。[结论] 家庭养老观念仍占据主流地位,居民养老责任观念出现区域差异,且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个人、家庭、社会资本因素对居民养老责任认知均有显著影响。
  • 聚焦医改
    陈阳, 郑凤春
    卫生软科学. 2024, 38(6): 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6.002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背景下,通过搭建“健康辽宁影像云”平台,实现影像检查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检查结果的共享互认,对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成本核算法对Z医院开展“健康辽宁影像云”项目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像云服务可以节约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 聚焦医改
    邱静, 万琳, 王雯璟, 戴燚
    卫生软科学. 2024, 38(8): 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8.001
    [目的] 以桡骨骨折为例,分析现行的DRG付费模式对中医骨伤技术的影响。[方法] 以湖北省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21-2022年出院的101例A型、B型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中医骨伤技术组和西医手术组,分析两组的例均费用、DRG权重、DRG支付标准和盈亏情况。[结果] 中医骨伤技术组的住院总费用(12,742.58元)、DRG权重(0.46)、DRG支付标准(5259.18元),均低于西医手术组的住院总费用(33,613.97元)、DRG权重(3.20)、DRG支付标准(35,805.0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骨伤技术组在医保补偿前盈亏为-2540.14元,医保补偿后盈亏为-1151.14元,均为亏损状态。西医手术组在医保补偿前后盈亏均为4432.18元,为盈利状态。医保补偿前后,两组盈亏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行的DRG分组未能赋予中医骨伤技术合理的权重值,造成中医骨伤技术组与西医手术组“同病同效却不同价”,导致中医骨伤技术的应用在DRG付费中处于很大的劣势。因此,探索出适合中医医院的独立付费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 聚焦医改
    王志新, 王智, 周奕汝, 蒋艳, 赵丽颖, 程薇
    卫生软科学. 2024, 38(9):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9.001
    [目的] 分析北京市各级公立医院2015-2022年的收支结构及盈余变动情况,从财务数据角度分析北京市综合医改效果,并对未来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利用北京市卫生健康统计年报数据,采用趋势对比分析与结构变动度分析法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22年,医院整体盈余增长8.33倍,其中三级医院盈余增长10.77倍,二级医院8年有5年亏损,一级医院略有盈余维持发展。2015-2022年,药品收入占比下降而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增长,且通过结构变动度分析发现两者对医疗收入结构变动贡献率合计达到84%以上。2015-2022年,中药饮片收入先增后降与“停滞”。[结论] 公立医院整体发展迅速,但发展平衡性和整体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医院收支结构调整阶段性成效显著,但收支结构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空间;中药饮片收入反映医院中医药服务利用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 软科学研究
    何宇丹, 杨志峰, 于俊, 肖茹心
    卫生软科学. 2024, 38(9): 28-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9.006
    文章基于杨浦区打击代孕执法经验,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分析、专家访谈,分析代孕行政监管中的重点难点,并从建立多部门、多地区联动机制、应用技术执法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和惩戒力度以及健全立法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 软科学研究
    黄天翔, 张世翔, 黄晓燕, 朱雯晴, 冯瀛尹
    卫生软科学. 2024, 38(6): 13-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6.004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存在应急机制建立不完善、应急处置能力与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社区风险意识不足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应急医疗资源保障系统的建设经验,提出构建多方参与的应急保障机制、建立社区应急医疗物资的社会化储备制度、建立事后恢复机制、制定社区应急医疗保障人员及能力、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清单、医疗卫生风险清单等策略建议。
  • 医学教育
    刘浩, 王雪洋, 晏莹莹, 段朝霞
    卫生软科学. 2024, 38(9): 84-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9.018
    [目的] 通过调查在校与在岗不同时间轨道订单定向医学生的留任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我国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山西省1024名在校订单定向医学生、683名在岗履约员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星线上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描述、秩和检验、多重响应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1024名在校订单定向医学生中,299人(29.2%)选择未来履约期满后继续留任,年级、对全科医学的信心、是否自愿从事全科医学是留任意愿的影响因素。在683名在岗履约员工中,163人(23.9%)选择履约期满后继续留任,年龄、工作满意度与薪资满意度是留任意愿的影响因素。在对留任因素排序分析中,提高工资福利及待遇、进修及继续教育方面得到单位的支持、职称晋升与多点执业方面得到支持依次排在前3名。[结论] 在校订单定向医学生及在岗履约员工留任意愿均较低,年级/年龄是留任意愿的负向影响因素,对全科医学的信心与自愿性、工作与薪资满意度是留任意愿的正向影响因素。
  • 卫生法制
    苏琦, 张静, 王萍
    卫生软科学. 2024, 38(7): 32-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7.008
    司法者在处理“父亲工亡后试管婴儿索赔抚养费”这一典型案件时,创新性地将体外胚胎认定为“准胎儿”,确认了死后人工生殖所育子女与死亡配偶之间的亲子关系,对其损害予以充分地救济,体现了司法者对“潜在的人”的最大保护。在法律缺失的背景下作出此判决,为我国死后人工生殖以及体外胚胎的立法提供了裁判指引。为了消除司法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以结果为导向,突破现有规则的潜在质疑,必须以合理、正当的法理为基础,对该裁判所涉胎儿利益延伸保护与亲子关系认定两大法律问题进行深入论证。
  • 聚焦医改
    甘岚澜, 伍渊麟, 向贵圆, 陈世耕, 刘耀
    卫生软科学. 2025, 39(3):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5.03.001
    [目的] 分析探讨重庆市公立三级医院FM19病组超支病例的影响因素,为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加强超支病例管控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重庆市公立三级医院2022年1月1日-2023年3月31日FM19病组按DRG结算的6747例患者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法,分析影响DRG结算病例超支的因素。[结果] 疾病因素(疾病类型、PCI既往史)、社会经济学因素(医保类型、住院天数、支架数量、治疗血管数量、是否合并其他操作)均为DRG结算病例超支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患者具有多个社会经济学因素时发生DRG结算病例超支的可能性最大。[结论] 医疗机构应重点关注符合强关联规则条件的患者,通过规范诊疗流程,加强介入手术路径管理;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临床路径,以及加强与医疗保障部门的沟通,及时反馈结算问题。在实现对医疗费用有效管控的同时,推动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和医保体系的良性运行。
  • 医学教育
    王启帆, 于钦明
    卫生软科学. 2024, 38(7): 7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7.016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逐渐进入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嵌入医学教育在带来机遇与创新的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相应的伦理风险。人工智能嵌入医学教育的伦理风险生成逻辑主要是由于技术应用对教育伦理的僭越、技术理性与情感诉求失衡以及对效率主义与功利主义推崇。存在的伦理风险主要为消解师生教育主体地位、忽视教育主体情感需求以及偏离个性化育人核心本质。应对人工智能嵌入医学教育的伦理风险应当回归医学教育主体本位,脱离“技术拜物教”,准确把握情感诉求,破解“思维规训化”,创设“以技促学”智能教育模式,打破“算法固定式”。
  • 聚焦医改
    化得良, 宋金霞, 沈裴汉, 张维
    卫生软科学. 2024, 38(11): 6-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11.002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服务绩效的影响,为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服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并提取数据,采用主题综合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3个核心主题和6项评价指标。[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7篇ITS研究,5篇BA研究,1篇RCT研究。结果显示,DRG实施后,医疗服务能力、效率、质量和安全水平均有所提高。医院的CMI指数、DRG组数和DRG总权重数均呈增加趋势,医疗服务能力增加;时间消耗指数和费用消耗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医疗服务效率提高;低风险组死亡率降低,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提高。[结论] DRG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绩效,进而提高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但存在与国考绩效评价体系之间衔接不足的问题。
  • 医学心理学
    陈钟婉, 李斯斯, 张智若
    卫生软科学. 2024, 38(6): 74-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6.017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梳理医务人员组织支持感的研究现状。通过梳理发现,在结构与测量方面,现有组织支持感测量工具呈多样化趋势,但局限于一般场景或消极场景下的组织支持,无法测量积极场景下的组织支持;影响因素方面,现有研究主要从人力资源实践、组织氛围、个人特质等方面探讨医务人员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影响效果方面,医务人员感知到组织支持对其工作态度、行为和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改善其福祉和推动医院发展。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组织支持感的测量工具和探讨医院积极情境下的组织支持。
  • 医疗保障
    殷延玲, 韩佳南, 傅兰, 李志荣
    卫生软科学. 2024, 38(8): 77-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08.017
    DRG支付方式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医疗机构规范医生诊疗行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工具。研究者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从政策制度-医疗机构-医务人员3个层面分析DRG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政策制度层面、医疗机构层面、人员层面多维度制定相应的提升对策,为公立医院更好地落实DRG支付政策及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参考。
  • 卫生资源
    孙珮妍, 韩芳, 郑然, 王志强
    卫生软科学. 2024, 38(10): 54-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24.10.012
    [目的] 探求我国养老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程度,进一步推动养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方法] 基于2022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截面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究养老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 我国养老资源配置综合发展指数(U1)>0.5的有5个省,17个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养老资源配置综合发展指数(U1)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U2)对比发现10个省为养老资源配置滞后型;耦合协调度仅广东省为良好协调,大部分省处于勉强协调、濒临失调或失调状态;耦合协调度空间特征阶梯状分布格局不够明显,且主要以点状集中分布。[结论] 我国养老资源配置水平偏低,与区域经济暂未形成良好的协调互动关系;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总体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西北和东北地区呈现低效聚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