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3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06-15
  

  • 全选
    |
    聚焦医改
  • 王茂林, 张建华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两票制”的改革背景下,传统的药品流通体系逐渐瓦解,构建新的药品流通商业模式势在必行。文章对直营办事处模式、招商代理模式两种传统药品流通商业模式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两票制”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流通企业的影响,对欧盟药品流通监管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两票制”下药品流通监管的建议:要厘清代理商与经销商的概念、允许合法代理行为的存在,加强中小流通企业转型合同销售组织的监管,完善药品管理法,将第三方医药物流主体纳入监管范围。
  • 刘统银, 吴海波, 陈丽维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6-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二孩政策背景下提高儿科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方法] 利用聚集度分析方法分析儿科医疗服务供给情况,并将儿科医疗服务供给与全国医疗服务供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国医疗机构(包括儿童医院)数量正逐年稳定增加;陕西、河南、山东床位数聚集度分别为0.783、0.656、0.446相对较好,而最为紧缺的是上海、北京、天津,分别为-7.390、-1.951、-4.384;北京、上海、天津在儿科医师配置上分别为10.120、7.419、2.511,远高于其他省份。[结论] 随着儿科医疗需求的稳步增长,人口聚集度高的地区儿科医疗服务资源相对紧张;体制内儿科医生不仅工作压力大,且缺少政策激励,而体制外儿科医疗机构则正在兴起。应积极推进儿科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建立病号分流机制,推动精细化管理,并保障和提高儿科医生的获得感。
  • 李燕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1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健康成为国家战略,“康复”成为与治疗并重的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手段。社区康复具有方便可及、价格低廉、易于接受等优势,是康复医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作者以社区康复供给侧为切入点,将我国社区康复事业划分为4个阶段,即:引入理念及试点推广阶段、模式转变阶段、加快发展阶段、全方位发展阶段,并分析了我国社区康复发展存在的康复网络不健全、康复内容不全面、社区康复人才匿乏、经费投入不足、农村社区康复发展滞后等问题。为此,设计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中国社区康复工作运行新机制,提出了健全社区康复网络和康复内容、加强社区康复队伍建设、建立多渠道的社区康复筹资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康复事业的扶持力度等4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 软科学研究
  • 马赫, 尹文强, 王安琪, 韩岩, 李玲玉, 程呈, 陈钟鸣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16-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育龄期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6-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聊城、青岛、潍坊3市共抽取600名二孩育龄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的600名二孩育龄期妇女中,有二孩生育意愿的有219人(36.5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人口学特征(城乡差异、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年龄、人均月收入、经济负担、工作压力、对二孩政策的态度以及家庭成员的生育观念等均为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山东省育龄期女性生育二孩的意愿较低,二孩生育形势仍不乐观。建议加强对政策的宣传,积极鼓励生育二孩,确保职业女性的工作权益并完善教育、医疗等与政策配套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从而减轻育龄期女性的抚育压力,真正提高山东省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
  • 李美婧, 何静, 陈瑞雪, 张云辉, 王晨曦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21-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家庭对医生的信任度影响因素,从而为改善家庭对医生的信任、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患信任以及家庭医生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主要使用tobit回归建立信任模型,探索家庭对医生的信任度影响因素。[结果] 家庭对医生的信任度存在城乡差异(t=-5.78,P<0.0001),城镇家庭对医生的信任度更低;家庭人均年收入对数越高,家庭对医生的信任度越低(t=-2.16,P=0.0309);家庭对本地政府官员(t=29.82,P<0.0001)、父母(t=5.74,P<0.0001)、邻居(t=13.21,P<0.0001)的信任越高,家庭对医生信任度越高。家庭认为电视、手机作为信息来源渠道的重要性越高,家庭对医生的信任度越低。[结论] 家庭对医生的信任背后的社会因素复杂,家庭对医生的信任由政府信任主导,又具有鲜明的熟人社会特征,电视和手机在宣传和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应予以重视。
  • 邢荔函, 潘宇宁, 贾倩, 牛越, 许明璐, 景汇泉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27-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流行病学调查而言,保证数据真实性是重中之重。建立流行病学调查外部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客观评价流行病学调查质量,保证流行病学调查科学有效。根据质量管理学科中“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本研究建立了一套流行病学调查外部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调查现场质量控制、材料运输质量控制、录音质量控制、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资料核查、回访核查、数据核查等7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在实际应用中,该指标体系可以规范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流程,更好地明确责任,发现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所获得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陈戈, 葛敏, 江萍, 马恰怡, 朱吉, 王磊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32-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梳理我国中医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探讨中医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问题和对策,为提出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法,梳理我国中医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采用专家咨询法,围绕中医特色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现存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研讨。[结果] 目前开展的中医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和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辅两种类型。目前的主要问题包括:服务人群覆盖范围有待拓展、需要纳入的专项技术有待明确、收费标准和收费项目有待尽快开发、服务形式未能多样化发展、服务模式中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监管机制尚不明确。对策建议包括:根据居民实际需求明确服务范围、对于中医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设立准入评估指标和评价体系、联合各类医疗保险增加对中医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支撑、开发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包、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核心构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协作机制。[结论] 中医社区健康管理模式中的服务收费、服务提供、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机制5个方面存在互相制约和影响,在中医社区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明确区域人群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是首要任务,以政府为主导,融入市场化运作,通过政府、机构、个人的多方协作,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对健康管理的作用,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 王磊, 葛敏, 江萍, 马恰怡, 朱吉, 陈戈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38-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相关服务规范的政策逐步出台,中医体质辨识等项目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态化开展,从实践层面证明了开展中医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行性。本研究以上海市长宁区多年的中医社区健康管理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前期专家提出的完善对策,拟提出一套系统的、可推广的中医特色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建设思路及初步架构,为同行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 卫生资源
  • 费维, 房良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43-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上海市青浦区卫生人力资源现况的分析,从人才引进、人才招聘、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以及人才流动6个维度对青浦区卫生人才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总结超大型城市远郊地区卫生人才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远郊地区在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经验,从政策保障、体制机制以及能及提升3个方面为我国超大型城市远郊地区卫生人才的发展和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提出参考建议。
  • 高矗群, 李福仙, 刘湘源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49-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云南省边境地区基层卫生服务人力配置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计抽取11个县,并结合定性访谈展开调查。[结果] 11个边境县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平均数为2.63人,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有7个县的医疗卫生人员超编,临聘人员占现有职工的1/3左右,但也有4个县的编制未招满;11个县级医疗机构卫技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低于70%,乡镇卫生院本科及以上学历大部分占20%,村级卫生人员约50%无文凭;有83个乡镇(61.9%)存在人才流失现象,5年间共计流失了439人。[结论] 边境基层地区存在“编制少、临时聘、人才缺、流失多”等问题,需要尽快补齐边境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人才紧缺的短板。
  • 卫生服务
  • 胡月, 王雪莲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53-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并评价高血压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及效果,从而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对高血压的管理水平和治疗效果,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方法] 农村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3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签约组与未签约组,各150例,比较其血压控制情况、对高血压的知晓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 干预后签约家庭医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非签约家庭医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组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及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社区需丰富宣传形式,提高签约率;对签约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进行改革,提高利用率;增加家庭医生人数,优化团队组建;患者需重视自身健康管理,理性看待慢性病。
  • 卫生管理
  • 董莉, 林翠萍, 张永苗, 张月霞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58-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服务质量差异模型在产科护理质量评价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362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服务质量差异模型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感知情况。同时,收集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可能影响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孕产妇的护理服务质量期望值为(149.20±7.54)分,而感知值为(141.66±11.24)分,存在明显落差,仅“有形性”维度得分达到并超过期望值,其余维度均未达到孕产妇期望。其中,服务质量得分从低到高的维度依次为“可靠性”“保证性”“反应性”“移情性”。②在所有的33个护理服务项目中,孕产妇对病区环境、病房布局、设备先进、设施完善、护士穿着整齐、药物信息齐全、保证知情同意权、切实履行承诺、给人安全感、注意保护隐私等10个条目的感知值优于或达到期望值,其余23个项目均未达到孕产妇期望值。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学历、月收入是影响孕产妇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以(感知值-期望值)得分,即服务质量得分为因变量,以孕产妇职业、学历、月收入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仅有家庭月收入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服务质量差异模型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为产科护理管理者制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刘丽嫔, 陈志喜, 张嘉丽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63-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社会目前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老龄化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视对老年人的护理,建立一个高效可持续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为老年群体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美国在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建设方面已发展较为成熟,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现状,在总结其特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启示。政府参与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建设对该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应在了解行业现状与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而保障体系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 调查研究
  • 邢凯, 焦明丽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67-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江苏省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遭受身体暴力的现状,确定影响医护人员遭受身体暴力的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横断面研究,选择江苏省6个城市的90家乡镇卫生院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840名受访者中有12.6%的受访者在过去1 a中遭受过身体暴力。施暴者大多是患者家属(62.3%);身体暴力导致56.6%的受害者身体受到损伤,45.4%的受害者休假2~3 d仍无法正常工作;乡镇卫生院暴力事件的上报率低,只有9.4%;62.8%的受访者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暴力防范培训;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年龄在35岁及以下、职称高以及与患者有直接身体接触的医护人员遭受身体暴力的风险更大,暴力事件的上报是预防身体暴力的一个保护性因素。[结论] 乡镇卫生院医院暴力已逐渐成为农村公共安全和健康日益关注的重点,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定可行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有效应对乡镇卫生院医院暴力的发生。
  • 景兴科, 景钰, 曾莉, 王毓敏, 冯文珍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7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社会支持与高职护理实习生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降低其职业倦怠程度、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宝鸡地区3所高职院校2013级实习生中随机抽取635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李超平修订的(MBI-GS)中文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职业相关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①实习男护生负性职业因素检出率高于女护生(P值均<0.05)。②除客观支持外,男护生支持总均分及其它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女护生(P值均<0.01),职业倦怠高于女护生(P<0.01)。③男护生在焦虑、敌对和偏执得分高于女护生(P值均<0.05),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4个因子得分高于2009年全国大学生常模(P值均<0.05)。④男女护生除主观支持外,支持总分及其余维度得分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男护生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四因子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⑤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收入对职业倦怠预测力最大;独生子女对心理健康预测力最大。[结论] 高职护理实习生社会支持低,职业倦怠发生率高,男护生尤为严重,心理健康水平堪忧。
  • 刘炬吟, 张雪辉, 肖霞, 徐芳, 柏桦, 王琦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76-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农村寄宿制小学哈尼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元阳县3所寄宿制小学共579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总体BMI值为(16.8±2.2),其中低体重占2.07%,超重占4.32%,肥胖占2.94%;1.9%的小学生血压值偏高;营养知识总体合格率为55.79%;有75%的学生愿意学习营养健康知识;每天吃早餐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0.95%;68.22%的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结论] 调查对象超重和肥胖率高于云南省平均水平,营养知识较匮乏,且存在着不良的饮食行为,应该开展有效的营养干预,提高哈尼族小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
  • 唐红萍, 赵焱, 唐兰萍, 张燕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81-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育龄期非口腔专业医护人员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习惯的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育龄期非口腔专业医护人员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习惯进行调查,并以在本院口腔门诊就诊的育龄期女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本次调查育龄期非口腔专业医护人员123人、门诊患者166人,两组口腔保健总的知识知晓率分别是87.0%和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297,P<0.05);两组人群对待口腔保健态度积极;育龄期非口腔专业医护人员和门诊患者口腔保健总体行为习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4,P<0.05);两组人群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前三位依次是口腔专业人员、书籍报纸电视、短信微信网络媒体。[结论] 育龄期非口腔专业医护人员掌握较好的口腔保健常识,与门诊患者相比能掌握更多的口腔清洁措施,但每年定期口腔检查、刷牙出血或牙齿不适就诊率低。应加强对育龄期非口腔专业医护人员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口腔保健行为、就医习惯的指导。
  • 健康教育
  • 乔莉, 许玮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86-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普及患者健康知识与技能。[方法] 通过设立门诊“健康角”、开展“健康学校”健教活动、提供门诊健康咨询等方法,对患者本人、家属及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传播医学科普知识,普及健康技能;促进医患和谐,提高了患者满意率。[结论] 通过开展医院门诊健康教育,使人们准确掌握健康知识,形成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疾病预防与控制
  • 仇赛云, 邹团标, 李智, 刘锦桃, 沈建华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89-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分析我国及云南省新生儿破伤风防治现状,为巩固和完善新生儿破伤风降消成果、制定新生儿破伤风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资料来源于1990-2010年云南省妇幼卫生年报资料及全国监测资料,用PEMS 3.0软件作升降趋势检验,用SPSS 15做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我国1990-2010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随时间的推移降低,由1990年的0.27‰,下降为2010年的0.02‰。云南省1990-2010年新生儿破伤风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由1990年的0.89‰,下降至2010年的0.04‰,P值均<0.05。[结论] 新生儿破伤风在我国和云南已基本消除,降消成果显著。
  • 艾滋病防治
  • 郑敏, 郭光萍, 郑佳瑞, 张燕, 周德, 周伶
    卫生软科学. 2019, 33(6): 93-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800.2019.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云南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产妇配偶HIV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集在云南省所有助产医疗机构内分娩的HIV感染产妇与配偶的相关信息,通过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上报审核和汇总。使用描述性分析配偶的HIV检测情况,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配偶HIV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5086例HIV感染产妇配偶纳入此研究,配偶HIV检测率为81.3%(4133例),在接受过检测的配偶中,检测结果阳性的占32.7%(1664例),HIV阳性配偶报告的传播途径中异性性传播占77.1%(1283例),注射吸毒的占12.7%(212例),影响配偶HIV检测的主要因素为婚姻状况、配偶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和产妇是否在孕早期诊断HIV感染。[结论] 云南省HIV感染产妇配偶HIV检测率和检出阳性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可结合配偶HIV检测的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促进咨询检测活动,提高HIV感染产妇配偶HIV检测率。